2006-11-22 05:06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隨著城市住宅建設步伐的加快,業(yè)主對住房的質量,尤其對一些現澆樓板出現的裂縫情況非常關注,擔心裂縫會引發(fā)不安全事故。對此,施工企業(yè)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一、裂縫產生原因
1、混凝土的收縮是引起現澆板裂縫的主要原因;炷猎谧匀挥不^程中,由于水份不斷蒸發(fā),體積漸漸收縮,但板四周受支座的約束,不能自由伸縮,所以當混凝土的收縮引起現澆板的約束力超過一定限度時,勢必引發(fā)澆板開裂。而且裂縫部位多發(fā)生在應力較集中的板角處。
2、現澆板上過早施工,加荷引起的裂縫。《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規(guī)定,混凝土強度達到1.2公斤/平方毫米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裝模板及支架。但開發(fā)商為了搶時間,趕進度,在剛澆好的現澆板上或混凝土尚處在初凝階段,就任意踩踏,搬運材料,集中堆放磚塊、砂漿、模板等。過早的加荷,人為地造成了現澆板裂縫。
3、溫度變化引起地裂痕縫。水泥在常溫下具有凝結硬化快、水化熱大等特點,尤其在夏天,混凝土澆筑后,水化熱時放量大,混凝土在高溫下,得不到及時澆水養(yǎng)護,而失水收縮,使混凝土發(fā)生干裂,最終導致開裂。調查中發(fā)現,許多板角裂縫都處在遭受太陽直接暴曬的朝陽面。
4、房屋過長未設置必要的伸縮縫,也是導致裂縫的原因。開發(fā)商為了節(jié)省土地,往往不顧及房屋長度,使房屋整體過長,也不設置伸縮縫。由于缺少必要的伸縮縫,當房屋的自由伸縮度達到或超過應設置伸縮縫要求的間距時,也會出現裂縫。
5、板負筋下沉產生的裂痕。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人員野蠻操作,任意踩踏鋼筋,致使負筋下陷,保護層過大,減少了板界面的有效高度,使板的承受能力達不到設計要求,導致產生板裂縫。
二、現澆樓板裂縫的防治措施
如何防治現澆樓板裂縫的產生?筆者根據多年施工經驗,提供以下防治措施,可供參考:
1、做好現澆板的養(yǎng)護工作,是保證混凝土強度、防治裂縫產生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規(guī)范規(guī)定,常溫下混凝土澆筑后12小時內必須覆蓋保溫養(yǎng)護,普通水泥不少于7天。如果忽視對混凝土的澆水養(yǎng)護,一方面會降低混凝土強度,另一方面會使混凝土在硬化過程中來不及補充水份,大量缺水而產生裂縫。
2、現澆板上不要過早上人、堆料、施荷加載,因混凝土澆筑后要有一個硬化過程,才會有強度;在這個過程中,應對混凝土加以保養(yǎng),不能對混凝土施加任何外力。必須做到在混凝土強度達到1.2公斤/平方毫米后,才允許在其上踩踏或安裝模板及支架。
3、嚴格控制板面負筋保護層厚度,F澆板負筋按設計要求都放在板上面,有梁通過或隔斷時,一般放置在梁鋼筋上面或與梁鋼筋綁扎在一起。為了控制好負筋保護層厚度,必須采用Φ10~Φ14的鋼筋馬凳,縱橫間距800毫米左右來固定負筋的位置,并用電焊把馬凳與負筋焊牢,使馬凳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不移位,保證負筋不下沉,從而有效控制負筋保護層的厚度,不使板負筋保護層過厚而產生裂縫。
4、嚴格控制好砂、石粒徑及含泥量。現澆板應選用中粗砂、粒徑在0.25~0.5毫米之間的石子,砂石含泥量均不得超過1%.如砂、石粒徑過細過小,含泥量過大,都會降低混凝土強度,最終會使混凝土產生裂縫。
5、在板四角配置一定數量的角筋,即輻射筋。針對現澆板裂縫多發(fā)生在板角這一現象,在板角四周增設Φ8@200毫米,長度為1800毫米左右的輻射筋,使現澆板的應力作用范圍與輻射筋相一致,從而有效地改觀和控制裂縫的產生。
中華房地產金融網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