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10 14:25 建設工程教育網整理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1、滲漏水類型
經觀察基坑滲漏水情況:
1)有滲水點處,樁問土由冠梁底向下大多數都是潮濕的;
2)滲漏出水點大部分在冠梁以下500mill范圍內;
3)基坑南側在冠梁下3.0m左右,但出水點以上是粘性土,出水點以下為粉土且現場從水流徑向觀察,明顯有從上向下的流水痕跡;出水點連續(xù)多處(約7處)均在同一個標高上(粘性土層下緣);基坑漏水的特點是越往深處水壓越大、水流量越大,基坑漏水越嚴重,但該處漏水僅限于冠梁下3.0m左右,再向下至基坑底沒有一處漏水;
4)如果是止水帷幕墻深處漏水,那么該位置基坑外水位應該迅速下降,但該場地基坑周邊地下水水位均在冠梁底標高附近,說明止水帷幕沒有深處漏水問題。
綜合分析:本工程滲漏水類型為止水帷幕墻頂標高低于地下水位,產生漫頂漏水和止水帷幕墻受損產生裂縫造成滲漏。
2、原因分析
1)基坑開挖施工冠梁時,沒注意對止水帷幕的保護,部分止水帷幕被挖除,使止水帷幕頂標高降至冠梁底標高一3.20m(埋深2.30m)附近。造成止水帷幕頂標高低于地下水位。由于地下水靜止水位標高一2.80m(埋深1.70m)左右,因此地下水會漫過現有的止水帷幕頂部流入止水帷幕內側。
2)部分止水帷幕被碰裂,造成了基坑滲、漏水現象。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