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24 15:28 建設工程教育網整理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1、采用擠密法時,對甲、乙類建筑或在缺乏建筑經驗的地區(qū),應于地基處理施工前,在現(xiàn)場選擇有代表性的地段進行試驗或試驗性施工,試驗結果應滿足設計要求,并應取得必要的參數(shù)再進行地基處理施工。
2、擠密孔的孔位,宜按正三角形布置。
3、當擠密處理深度不超過12m時,不宜預鉆孔,擠密孔直徑宜為0.35~0.45m;當擠密處理深度超過12m時,可預鉆孔,其直徑(d)宜為0.25~0.30m,擠密填料孔直徑(D)宜為0.50~0.60m。
4、擠密填孔后,3個孔之間土的最小擠密系數(shù)ηdmin,可按公式計算5、孔底在填料前必須夯實。孔內填料宜用素土或灰土,必要時可用強度高的填料如水泥土等。當防(隔)水時,宜填素土;當提高承載力或減小處理寬度時,宜填灰土、水泥土等。填料時,宜分層回填夯實,其壓實系數(shù)不宜小于0.97.
6、成孔擠密,可選用沉管、沖擊、夯擴、爆擴等方法。
7、成孔擠密,應間隔分批進行,孔成后應及時夯填。當為局部處理時,應由外向里施工。
8、預留松動層的厚度:機械擠密,宜為0.50~0.70m;爆擴擠密,宜為1~2m.冬季施工可適當增大預留松動層厚度。
9、擠密地基,在基底下宜設置0.50m厚的灰土(或土)墊層。
10、孔內填料的夯實質量,應及時抽樣檢查,其數(shù)量不得少于總孔數(shù)的2%,每臺班不應少于1孔。在全部孔深內,宜每1m取土樣測定干密度,檢測點的位置應在距孔心2/3孔半徑處。孔內填料的夯實質量,也可通過現(xiàn)場試驗測定。
11、對重要或大型工程,除應按10檢測外,還應進行下列測試工作綜合判定:
1、在處理深度內,分層取樣測定擠密土及孔內填料的濕陷性及壓縮性;
2、在現(xiàn)場進行靜載荷試驗或其他原位測試。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