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02 14:52 建設工程教育網整理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1、技術供水方式應根據(jù)電站的工作水頭范圍確定,工作水頭小于15m時,宜采用水泵供水;15~100m時,宜采用自流減壓或射流泵及頂蓋取水供水;大于120m時,宜采用水泵供水,也可采用減壓供水。
電站工作水頭范圍不宜采用單一供水方式時,可采用混合供水方式,并經技術經濟比較確定不同供水方式的分界水頭。
2、技術洪水系統(tǒng)應有可靠水源,可從上游、下游及外來水源取水,取水口不應少于2個,每個取水口應保證通過設計流量。
水輪機軸承潤滑用水、主軸密封用水的備用水源應能自動投入。
3、采用水泵供水方式時,應設置備用水泵。當1組水泵中任何1臺發(fā)生故障,備用水泵應自動投入運轉。
4、技術供水系統(tǒng)應設置濾水器。濾水器清污時,系統(tǒng)供水不應中斷,供水系統(tǒng)水中含沙量大時,應論證是否設置沉沙、排沙設施。
軸承潤滑水、主軸密封用水的水質應滿足機組用水的要求。
5、機組檢修排水和廠內滲漏排水宜分別設置排水泵。
機組檢修排水泵應設2臺,其總排水量應能保證在4~6h內,排除1臺水輪機過水部件和輸水管道內的積水,以及上、下游閘門的漏水。每臺水泵的出水流量應大于上、下游閘門的總漏水流量。
廠內滲漏集水井排水泵應不少于2臺,其中1臺備用。排水泵應隨集水井水位變化自動運轉。水位超過警戒水位應報警。
6、廠區(qū)室外排水應自成系統(tǒng),不得將其引放入廠內集水井或集水廊道。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