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02 16:08 建設工程教育網整理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城鎮(zhèn)道路工程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控制要點:
一、路基排水
1.路基的各種病害或變形的產生,都與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濕和沖刷等破壞作用有關。要保證路基的穩(wěn)定性,提高路基抗變形能力,必須采取相應的排水措施或隔水措施,以消除或減輕水對路基穩(wěn)定的危害。
2.路基排水分為地面和地下兩類。一般情況下可以通過設置各種管渠、地下排水構筑物等辦法達到迅速排水的目的。在有地下水或地表水水流危害路基邊坡穩(wěn)定時,可設置滲溝或截水溝。邊坡較陡或可能受到流水沖刷時,可設置各種類型的護坡、護墻等。
二、路基隔(截)水
1.地下水位接近或高于路槽地面標高時,應設置暗溝、滲溝或其他設施,以排除或截斷地下水流,降低地下水位。
2.地下水位或地面積水水位較高,路基處于過濕狀態(tài),或強度與穩(wěn)定性不符合要求的潮濕狀態(tài)時,可設置隔離層或采取疏干路基等措施。路基疏干可采用土工織物、塑料板等材料或超載預壓法穩(wěn)定處理。
三、危害控制措施
1.路基結構形式要滿足設計要求,施工嚴格控制基層內的細料含量。在潮濕路段,應采用水穩(wěn)定好且透水的基層。對于凍深較大的季節(jié)性凍土地區(qū),應有預防凍脹和翻漿的危害的具體措施。
2.面層結構除滿足其他設計要求外,應考慮地表水的排放,防止地表水滲入基層;且其總厚度要滿足防凍層厚度的要求,避免路基出現較厚的聚冰帶而導致路面開裂和過量的不均勻凍脹。如果面層厚度不足,可設置以水穩(wěn)定性好的砂礫料或隔溫性好的材料組成墊層。
以上內容均根據學員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整理而成,供參考,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指正。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