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混凝工藝
、呕炷龣C理:
、匐娦灾泻停
由于異號離子、異號電荷或高分子帶異號電荷部位與膠核表面的靜電吸附,中和了膠體原來所帶電荷,從而使膠體脫穩(wěn)。
、谖郊軜颍
利用高分子的長鏈結構來連接膠粒形成“膠粒-高分子-膠粒”的絮狀體。
、鄢恋砦锏木頀撸ňW捕):
以鋁鹽和鐵鹽為滋凝劑時,所產生的氫氧化鋁和氫氧化鐵在沉淀過程中,能夠以卷掃(網捕)形成,使水中的膠體微粒隨其一起下沉。
關于混凝工藝今年考了一道題:題目是陰離子型有機高分子絮凝劑去除水中膠體粒子的主要作用機理:選項為a壓縮雙電層;b電性中和;c吸附架橋;d沉淀網捕,根據教材中29至31頁的內容可知應該選擇c吸附架橋,即投加的有機高分子絮凝劑的某一基團與膠粒表面某一部位互相吸附后,該高分子的其余部位則伸展在溶液中,可以與表面有空位的膠粒吸附,這樣形成了一個“膠粒-高分子-膠粒”的絮狀體,高分子起到了對膠粒進行架橋連接的作用。
、朴绊懟炷闹饕蛩兀
①水溫:水溫低影響混凝效果
、赑H值:對于不同混凝劑的影響程度不同
③堿度:應保證一定的堿度
、芩须s質的性質、組成和濃度:大小不一的顆粒有利于凝聚
、腔炷齽┑呐渲婆c投加:
①混凝劑與助凝劑:
助凝劑是為了改善或強化混凝過程而投加的一些輔助藥劑。
②混凝劑的配制與投加
溶解池(儲液池)容積:W1=(0.2~0.3)W2
溶液池容積:W2= 計量設備:定量投藥泵、轉子流量計、電磁流量計、孔口計量設備等
藥劑投加:重力投加、壓力投加
1.1.4混合和絮凝的基本要求和方式
影響混合的因素:藥劑的品種、濃度、原水的溫度、水中顆粒的性質和大小等,混合方式基本上可分為水力混合和機械攪拌混合兩類。
完成絮凝的兩個主要條件:具有充分絮凝能力的顆粒和保證顆粒獲得適當的碰撞接觸而不致破碎的水力條件。
1.2沉淀、澄清及濃縮
大綱要求:掌握沉淀、澄清及污泥濃縮的技術和方法
1.2.1沉淀原理和分類
、懦恋碓恚
利用某些懸浮顆粒的密度大于水的特性,將其從水中去除。
、瞥恋矸诸
、僮杂沙恋恝谛跄恋恝蹞頂D沉淀④壓縮沉淀
在城市污水處理流程中,在沉砂池中砂粒的沉淀一般為自由沉淀,活性污泥在二沉池中為絮凝沉淀,二沉池下部污泥的沉淀為擁擠沉淀,活性污泥在污泥濃縮池中的濃縮過程為壓縮沉淀,這部分內容今年也出了一道題目,題目的內容大致是關于沉淀分類的論述哪一項是正確的:4個選項內容為:a沉砂池是自由沉淀;b混凝沉淀為絮凝沉淀;c二沉池底部應該是壓縮沉淀,與污泥濃縮池一樣;d濃縮池是壓縮沉淀,從選項內容來看,abd都是正確的,c選項中二沉淀下部污泥的沉淀為擁擠沉淀,不是壓縮沉淀,所以c錯誤。
、浅恋眍w粒的沉速
低流速的離散性顆粒,在水中受到重力、浮力和水的阻力三個力的作用,其合力決定顆粒在水中的加速度和沉速。
、瘸恋碓囼
①自由沉淀試驗
、谛跄恋恚ǜ蓴_沉淀)試驗
③擁擠沉淀試驗
1.2.2沉淀池
、懦恋沓氐姆诸
按池內水流方向的不同,可以分為平流式沉淀池、輻流式沉淀池和豎流式沉淀池
按在工藝流程中位置不同,可分為初沉池和二沉池
按截除顆粒沉降距離不同,可分為一般沉淀池和淺層沉淀池
、破搅魇匠恋沓兀
①構造:進水區(qū)、出水區(qū)、沉淀區(qū)、緩沖層、污泥區(qū)及排泥裝置
②平流式沉淀池的工作原理
掌握沉淀池的設計計算:根據靜置沉淀試驗所求得的沉速和表面負荷等數據來計算。(P41~P42的公式)
掌握污泥區(qū)的計算公式
緩沖水層(位于污泥區(qū)和澄清區(qū)之間)的深度可取0.3~0.5m
沉淀池的個數宜在2個以上。
、壅莆掌搅魇匠恋沓氐倪M出水裝置和排泥斗形式以及平流式沉淀池的設計技術參數的選擇(見第三章內容)
、芷搅鞒恋沓氐膬(yōu)缺點
⑶輻流式沉淀池
可作為初沉池或二沉池
、贅嬙
②優(yōu)缺點
、墼O計要求和參數選擇(掌握設計參數)
⑷豎流式沉淀池
掌握設計要求和參數選擇:例如設計中心管流速不大于30mm/s等
、尚卑澹ü埽┏恋沓
、俜诸悾簜认蛄鳌⑼蛄、異向流斜板(管)沉淀池
②掌握設計要求和參數的選擇
、壅莆掌鋺脳l件:例如其不宜作為二沉池使用,主要原因是活性污泥的黏度大,易因污泥的黏附而影響沉淀效果。
建設工程教育網整理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聯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