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造價工程師《理論與法規(guī)》輔導講義(15)
3)差額計算法。差額計算法是因素分析法的一種簡化形式。
4)比率法。比率法是指用兩個以上的指標的比例進行分析的方法。其基本特點是:先把對比分析的數(shù)值變成相對數(shù),再觀察其相互之間的關系。常用的比率法有以下幾種:
?、傧嚓P比率法。通過將兩個性質不同而又相關的指標加以對比,求出比率,并以此來考察經營成果的好壞。
?、跇嫵杀嚷史?。又稱比重分析法或結構對比分析法。是通過計算某技術經濟指標中各組成部分占總體比重進行數(shù)量分析的方法。
③動態(tài)比率法。是將同類指標不同時期的數(shù)值進行對比,求出比率,以分析該項指標的發(fā)展方向和發(fā)展速度的方法。
?。?)綜合成本的分析方法。
1)分部分項工程成本分析。分部分項工程成本分析是施工項目成本分析的基礎。分析的方法是:進行預算成本、目標成本和實際成本的“三算”對比,分別計算實際成本與預算成本、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的偏差,分析偏差產生的原因,為今后的分部分項工程成本尋求節(jié)約途徑。
分部分項工程成本分析的資料來源是:預算成本是以施工圖和定額為依據(jù)編制的施工圖預算成本,目標成本為分解到該分部分項工程上的計劃成本,實際成本來自施工任務單的實際工程量、實耗人工和限額領料單的實耗材料。
2)月(季)度成本分析
月(季)度成本分析的依據(jù)是當月(季)的成本報表。分析的方法通常包括:
?、偻ㄟ^實際成本與預算成本的對比,分析當月(季)的成本降低水平;通過累計實際成本與累計預算成本的對比,分析累計的成本降低水平,預測實現(xiàn)項目成本目標的前景。
?、谕ㄟ^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的對比,分析目標成本的落實情況,以及目標管理中的問題和不足,進而采取措施,加強成本管理,保證成本目標的落實。
?、弁ㄟ^對各成本項目的成本分析,可以了解成本總量的構成比例和成本管理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對超支幅度大的成本項目,應深入分析超支原因,并采取對應的增收節(jié)支措施,防止今后再超支。
?、芡ㄟ^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的實際與目標對比,分析產量、工期、質量、“三材”節(jié)約率、機械利用率等對成本的影響。
?、萃ㄟ^對技術組織措施執(zhí)行效果的分析,尋求更加有效的節(jié)約途徑。
?、薹治銎渌欣麠l件和不利條件對成本的影響。
3)年度成本分析。企業(yè)成本要求按年結算,不得將本年成本轉入下一年度。而項目成本則以項目的施工(或承包)周期為結算期,要求從開工、竣工到保修期結束連續(xù)計算,最后結算出成本總量及其盈虧。
年度成本分析的依據(jù)是年度成本報表。年度成本分析的內容,除月(季)度成本分析的6個方面外,重點是針對下一年度的施工進展情況規(guī)劃切實可行的成本管理措施,以保證施工項目成本目標的實現(xiàn)。
4)竣工成本的綜合分析。凡是有幾個單位工程而且是單獨進行成本核算的項目,其竣工成本分析應以各單位工程竣工成本分析資料為基礎,再加上項目經理部的經營效益(如資金調度、對外分包等所產生的效益)進行綜合分析。單位工程竣工成本分析,應包括:竣工成本分析;主要資源節(jié)超對比分析;主要技術節(jié)約措施及經濟效果分析。
建設工程教育網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