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二級建造師考試《法律法規(guī)》輔導資料(5)
2Z201040 民法(物權法另立,其他不變)
2Z201041 掌握民事法律關系
一、構成
民事法律關系是由民法規(guī)范調(diào)整的以權利義務為內(nèi)容的社會關系,包括人身關系和財產(chǎn)關系。
民事法律關系包括主體、客體和內(nèi)容三個要素。
(一)民事法律關系主體
民事法律關系主體是指民事法律關系中享受權利,承擔義務的當事人和參與者,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
1、自然人
自然人不僅包括公民,還包括外國人和無國籍人。
自然人作為民事主體的一種,能否通過自己的行為取得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取決于其是否具有民事行為能力。所謂民事行為能力,是指民事主體通過自己的行為取得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民事行為能力分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三種: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18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
“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無民事行為能力
“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2、法人
法人應當具備四個條件:
?。?)依法成立;
?。?)有必要的財產(chǎn)或者經(jīng)費;
(3)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
?。?)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3、其他組織
(二)、民事法律關系客體
民事法律關系客體,是指民事法律關系之間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
種類包括:財、物、行為、智力成果。
?。ㄈ?、民事法律關系內(nèi)容
例如,遠方建筑公司(施工單位)與長城開發(fā)公司(建設單位)簽訂了一個施工承包合同,由遠方建筑公司承建一個20層的辦公樓。合同中約定開工日期為2007年4月8日,竣工日期為2008年8月8日。每月26日,按照當月所完成的工程量,長城開發(fā)公司向遠方建筑公司支付工程進度款。這個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如下:
1.主體:
遠方建筑公司、長城開發(fā)公司;
2.客體:
辦公樓、工程款;
3.內(nèi)容:
?。?)遠方建筑公司按期開工、按期竣工并提交合格工程;
?。?)長城開發(fā)公司按合同約定支付工程進度款。
二、民事法律關系變更
主體變更和客體變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