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構造和剝蝕作用形成的地貌單元是( )。
A.山地、丘陵、剝蝕殘山、剝蝕準平原
B.山地、沙漠、剝蝕準平原
C.山地、丘陵、構造平原
D.山地、高原、剝蝕殘山
2.山地按地貌形態(tài)的分類是( )。
A.最高山、高山、中山、低山
B.最高山、高山、中山、丘陵
C.最高山、高山、高原、丘陵
D.高山、中山、低山
3.由斷裂作用上升的山地稱為( )。
A.褶皺斷塊山
B.斷塊山
C.高山
D.剝蝕殘山
4.構造平原分布極廣,依照其所處的絕對標高的高度進行劃分,絕對標高在200m以下的平展地帶是( )。
A.洼地
B.平原
C.高原
D.盆地
5.下面( )情況不是河間地塊的特點。
A.河間地塊表現(xiàn)為較平坦的地形
B.河間地塊上的地表水從一個微高的地表流入河流
C.河間地塊的地下水位隨地形的起伏而起伏
D.河水補給河間地塊中的地下水
6.洪積扇是由( )作用形成的。
A.山坡漫流的堆積作用
B.山谷洪流堆積作用
C.降雨淋濾作用
D.淋濾與漫流堆積作用
7.坡積物主要分布在( )。
A.山溝溝口處
B.河流漫灘處
C.山坡坡腳處
D.山頂處
8.承壓水常常以( )的形式進行排泄。
A.泉
B.直接排人地表
C.通過蒸發(fā)逸入大氣
D.通過透水通道排水潛水層
9.習慣上用( )溫度將地下水樣蒸干后所得干涸殘余物總量來表示礦化度。
A.100℃
B.105℃
C.120℃
D.105-110℃
10.在沿海軟土層進行深基礎施工時,往往需要人工降水,但若降水不當,會使周圍地基地層產(chǎn)生( )。
A.不均勻沉降
B.固結沉降
C.降水漏斗
D.流砂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wǎng)部分資料為網(wǎng)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wǎng)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wǎng)站聯(lián)系,本網(wǎng)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wǎng)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聯(lián)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