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制造合同價格,是指合同中明確的、按有關規(guī)定或協議條款約定的各種收費標準計算的、用以支付承包方完成設備制造內容的價款額。
一、設備制造合同價格組成
設備制造合同價格主要包括設備制造的材料費、人工費、制造費用、企業(yè)管理費、財務費及制造企業(yè)計提的利潤和流轉稅金。
設備的制造成本費用主要包括:
、僭O備制造材料費;
、谠O備制造人員的工資、工資性津貼、勞動保護費及其他福利性開支;
、壑圃熨M用;
、芷髽I(yè)管理費;
、葚攧召M。
二、設備制造合同價格的確定方法
(一)成本計算估價法
用非標準設備制造過程中發(fā)生的產品成本的各項費用和其他有關利潤、稅金、設計費等估價的方法稱為成本計算估價法。
一般包括:材料費。加工費。輔助材料費(簡稱輔材費)、專用工具費。廢品損失費。外購配套件費。包裝費。利潤。稅金。非標準設備設計費
(二)系列(或類似)設備插入估價法
所謂插入法就是在該系列(或類似)產品中,找出和它毗鄰的、比它稍大和稍小的設備價格及其相應的重量,再計算其價格:
。ㄈ┌唇Y構分部組合估價法
有些非標準設備可按各分部的價格指標進行估價,然后再將各分部價格相加即得整機價格。
。ㄋ模┒~估價法
對已有施工圖紙,在安裝現場或者由安裝單位加工廠制作的非標準設備,設備制造費可按照預算定額編出單位估價表。根據圖紙計算出工程量,分別計算不同類別制造費,即得非標準設備的原價。
定額估價法的優(yōu)點是,準確度高,針對性強,尤其適用于在安裝現場制作的非標準設備;缺點是使用范圍小,高階段設計時無法使用,也不適用于估計專門設備制造廠承擔的非標準設備制作價格。
三、設備制造過程價款結算
(一)、國內設備價款的支付與結算
設備工程業(yè)主一般對訂購的設備、工器具不預付定金,只對制造期在半年以上的大型專用設備和船舶的價款按合同分期付款。
設備工程業(yè)主收到設備工器具后,應按合同規(guī)定及時結算付款,不應無故拖欠。如果資金不足而延期付款,要支付一定的賠償金。
。ǘ、進口設備價款的支付與結算
進口設備分為標準機械設備和專制設備兩類。
。ㄒ唬藴蕶C械設備的結算
標準機械設備的結算,大都使用國際貿易廣泛使用的不可撤銷的信用證。
1.標準機械設備首次合同付款
當采購貨物已裝船,賣方提交下列文件和單證后,即可支付合同總價的90%.
2.最終合同付款
在機械設備保證期截止時,賣方提交下列單證后支付合同總價的尾款:尾款一般為合同總價的10%.
。ǘ⿲V茩C械設備的結算
專制機械設備的結算一般分為三個階段,即預付款、階段付款和最終付款。
1.預付款
一般專制機械設備的采購,在合同簽訂后開始制造前,由買方向賣方提供合同總價的10%-20%的預付款。
2.階段付款
按照合同條款,當機械制造開始加工到一定階段,可按設備合同價一定的百分比付款。階段的劃分是當機械設備加工制造到關鍵部位時進行一次付款,到貨物裝船買方收貨驗收后再付一次款。每次付款都應在合同條款中做出較詳細的規(guī)定。
3.最終付款
最終付款指在保證期結束時的付款。
。ㄈ├贸隹谛刨J方式支付進口設備價款
對進口設備、工器具和材料款的支付,我國還經常利用出口信貸的形式。出口信貸的目的在于支持和擴大本國大型設備的出口,其所支持出口的資本貨物具有技術復雜、成本昂貴、金額巨大且資金占用期長的特點。出口信貸主要類型包括賣方信貸和買方信貸。
1.賣方信貸
賣方信貸是指在大型設備貿易中,出口商對進口商提供延期付款信用的條件下,出口商所在國銀行對出口商提供的信貸
2.買方信貸
買方信貸是出口方銀行向進口商或進口方銀行提供貸款,進口國以現匯結算方式用該貸款支付進口商品貸款,然后由進口商向出口方銀行分期還本付息。
四、設備價款的動態(tài)結算
設備價款的動態(tài)結算主要是依據國際上流行的貨物及設備價格調值公式來計算,即:
P1= P0[a+b(M1/M0)+c(L1/L0)]
式中:P1——應付給供貨人的價格或結算款;
P0——合同價格(基價);
M0——原料的基期物價指數;
L0——特定行業(yè)人工成本的基期指數;
M1,L1——在合同執(zhí)行時的相應指數
a——管理費用和利潤占合同的百分比,這一比例不可調整,稱為“固定成分”;
b——原料成本占合同價的百分比;
c——人工成本占合同價的百分比。
公式中,a+b+c=1.
對于有多種主要材料和成分構成的成套設備合同,可采用更為詳細的公式進行逐項的計算調整。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聯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