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教育網 > 專業(yè)資料 > 施工組織 > 園林景觀 > 正文
2014-06-27 14:36 來源于網絡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1.以鄉(xiāng)土植物為主,引進繁殖方便、適應性強的外來優(yōu)良植物品種
鄉(xiāng)土植物能較好地適應當?shù)氐臍夂、土壤條件,因而在目前邊坡生態(tài)防護工程中,多趨向于選擇鄉(xiāng)土植物。選擇外來植物時,一般應選擇與當?shù)刂参锪曅韵嘟耐鈦碇参镱愋停煌瑫r,還應考慮繁殖的難易程度,以便于后期的施工。云南昆曲高速公路護坡植物主要采用高羊茅、紫花苜蓿、非洲狗尾草等進口草種,初期植物長勢良好,但隨后都出現(xiàn)大面積的退化和消亡。龔琴等對廣梧高速公路雙鳳至平臺段的自然條件、植被類型及植物種類進行了全面調查,結合植物本身的生物學、生態(tài)學及生理學特征,從中篩選出適于該段高速公路兩側綠化帶、邊坡綠化的鄉(xiāng)土植物53種;并根據沿線具體的生境條件,按照群落學的原則對其組合應用進行了設計。
梁愛學在平西高速綠化項目中,創(chuàng)造性地將檉柳引入了高速公路路基邊坡綠化之中,從工程綠化的土壤條件、水分條件分析入手,針對這些難點提出檉柳的苗木選擇、土壤改良、保水保墑等管理措施,取得了顯著效果。
2.以草灌結合和灌木為主,以喬木和藤本為輔,因地制宜進行配置
草本植物種植方法簡便,費用低廉,且早期生長快,對防止初期的土壤侵蝕效果較好,但公路邊坡的土壤水分、養(yǎng)分供應較差,單一品種的草坪極易退化和消亡;喬木、灌木的根系發(fā)達,但早期生長慢;藤本植物主要應用于堅硬巖石邊坡或土石混合邊坡的垂直綠化,其投資和用地較少,且美化效果好,但藤本植物完全覆蓋坡面所需時間長。邊坡生態(tài)防護宜采用喬灌草結合的立體生態(tài)系統(tǒng),可以有效克服單一草被的退化。鄧輔唐等選取單純植草、灌草結合、喬灌草結合等3種植被恢復模式的代表性公路進行植被調查,進而評估生態(tài)恢復效果。結果表明,思小高速公路喬灌草結合的防護模式較單純植草和灌草結合的植被恢復模式具有更好的生態(tài)恢復效果,更豐富的群落結構和物種多樣性,并能夠更有效地阻止外來物種入侵。
3.以抗旱耐瘠性、抗污染能力為主要指標篩選植物,兼顧植物的景觀價值
高速公路邊坡原有的植被已被完全破壞,在邊坡回填時大多是用保水、保肥性差的沙石礫或建筑廢料進行填充,土質貧瘠且保水性差,而且路邊有車輛排放的廢氣,所以邊坡綠化應選擇耐干旱、根系發(fā)達、生長速度快、枝葉茂盛且抗污染能力較強的苗木進行栽植。例如,用紫穗槐對丹拉國道主干線宣化至老爺廟段高速公路邊坡進行綠化的結果表明,紫穗槐抗旱性非常強,栽植后可以保持良好的生命力,直至在適宜的水分條件下萌芽,是邊坡植被恢復的優(yōu)良樹種之一。同時,高速公路配植的植物還應具有觀賞價值,給人以視覺、聽覺、嗅覺上美的感受,可以將形態(tài)各異且具色相變化的喬、灌、花、草及藤本植物等進行藝術組合,形成不同景觀,發(fā)揮植物美的魅力。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