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改進項目的選定應該根據(jù)項目本身的嚴要程度、缺陷的嚴重程度、企業(yè)的技術能力和經濟能力等方面的資料,綜合分析后來決定。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選擇方法:
1.統(tǒng)計分析法
該方法首先運用數(shù)理統(tǒng)計方法對產品缺陷進行統(tǒng)計,得出清晰的數(shù)量報表;然后利用這些資料進行分析;最后根據(jù)分析的結果,選定改進項目。常用的方法有:缺陷的關聯(lián)圖分析和缺陷的矩陣分析等。該方法的特點是目光注視企業(yè)內部,積極搜尋改進目標。
2.對比評分法
該方法是運用調查、對比、評價等手段將本廠產品質量與市場上主要暢銷的同類產品的質量進行對比評分,從而找出本企業(yè)產品質量改進的重點。該方法的特點是,放眼四方,達到知己知彼的境地,從而制定出最有利的改進項目。
3.技術分析法
該方法是首先收集科學技術情報,了解產品發(fā)展趨勢,了解新技術在產品上應用的可能性,了解新工藝及其實用的效果等;然后通過科技情報的調查與分析;最后尋求質量改進的項目和途徑。該種方法的特點是,運用“硬技術”,搶先一步使產品獲得高科技水平,從而占領市場。
4.質量改進經濟分析法
該方法是首先運用質量經濟學的觀點,來選擇改進項目并確定這些項目的改進順序;然后運用“用戶評價值”的概念,計算出成本效益率;最后以成本效率數(shù)值來選擇質量改進項目。其中:“用戶評價值”是指:當該項質量特性改進后,用戶愿意支付的追加款額。成本效益率就是“用戶評價值”與“質量改進支出”用的比值,該值大者優(yōu)先進行質量改進,該值小于1者,無改進價值。該種方法的特點是,以企業(yè)收益值作為標準來進行質量改進項目選擇的。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聯(lián)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