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混凝土灌注中出現斷樁的補救措施有哪些?
斷樁
由于灌注中提升導管失誤、混凝土供應中斷(下雨、停電、機械故障等)或導管漏水等原因導致導管中已灌注的混凝土與導管的混凝土隔斷,無法繼續(xù)灌注的現象通稱為斷樁。在灌注過程中認定發(fā)生斷樁事故后,應立即停止繼續(xù)灌注,提拔導管和鋼筋籠,盡量將損失降低到最小。并采取以下辦法處理:
斷樁截面位置處于設計樁全長的三分之一以下時,一般采取沖擊鉆清除已灌注部分,再實施原位恢復。
斷樁截面位置處于設計樁全長的三分之二以上且距離孔口深度不大于10m時,先進行鉆孔壁加固,而后進行鉆孔樁的接長比較經濟。
斷樁截面位置處于設計樁全長的三分之一與三分之二之間的,應對各種處理方法進行對比,選擇經濟、可行的處理方法。墩(臺)樁布置有條件變更,樁布置改變造成的損失較小的,應積極與設計單位聯系爭取變更設計;樁布置無法改變但可以增加樁的,最好由設計單位提供增加樁方案,實施增加基樁;不具備以上兩類情況的一般應及時采取沖擊鉆處理后原位恢復。
樁長大于50m的樁出現的斷樁情況,應對處理方案詳細論證后著手,切勿盲目操作以免帶來較大的損失。
鋼筋籠上浮
由于鋼筋籠的加固不可靠或灌注過程中操作因素帶來的鉆孔樁鋼筋籠移位現象統(tǒng)稱鋼筋籠上浮。發(fā)現鋼筋籠上浮,應立即暫停灌注,采取以下措施進行處理。
對于鋼筋籠上浮在1倍直徑以下的可以在采取有效防止上浮的措施后繼續(xù)灌注。懸吊鋼筋焊縫脫落的,應及時補焊;懸吊鋼筋彎曲的情況應增加鋼管支撐。
鋼筋籠上浮比較嚴重的必須拔出鋼筋籠,比照斷樁進行處理。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聯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