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7、生產能力指數法(精度可達到70%):主要應用于擬建裝置或項目與用來參考的已知裝置或項目的規(guī)模不同的場合。C2=C1(Q2/Q1)xf——在承包上報價大都采用這種方法。
158、系數估算法:分為設備系數法C=E(1+f1p1+f2p2+……。)+I——以擬建項目的設備費為基數、主體專業(yè)系數法C=E(1+f1p1‘+f2p2’+……。)+I——以擬建項目的工藝設備投資為基數、郎格系數法(估算誤差10%~15%)C=E(1+∑ki)kc——ki–管線、儀表、建筑物等項費用的估算系數——kc–管理費、合同費、應急費等項費用的總估算數(1.43——1.1、1.25、1.6——1.5——1.31、1.35、1.38)。
159、比例估算法(根據已有主要設備投資占全廠建設投資的比例計算)
160、指標估算法,主要適用于項目建議書階段。
161、動態(tài)投資估算:主要考慮價格變動部分和建設期利息兩部分,以及匯率的影響,其計算是以基準年(而不是編制的年)靜態(tài)投資(It—由資金使用計劃表得出)的資金使用計劃為基礎:
162、建設期利息使指項目借款在建設期內發(fā)生并計入固定資產投資的利息,當年借款按年計息,以上年度借款按全年計息(本年度借款=本年度固定資產投資—本年度自有資金投入)
163、流動資金的估算方法:分項詳細估算法和擴大指標估算法;流動資金=流動資產(主要考慮現金[年工資福利費、年其它費用]、應收賬款[全年的銷售收入——應收賬款的周轉額為全年應賒銷銷售收入]、存貨[外購原材料、燃料、在產品(年外購原材料、燃料+年工資福利費+年修理費+年其它制造費)、產成品(年經營成本)]—流動負債(主要考慮應付賬款[年外購原材料、燃料])例如:某企業(yè)全年的銷售收入為300萬元,賒銷占全部收入的40%,應收賬款年周轉次數為60次,則應收賬款估算額為300*40%/60=2萬元。
164、經營成本=總成本費用——折舊費——攤銷費——維簡費——利息(為固定資產貸款和流動資產借款所發(fā)生的利息)。
165、銷售稅金=消費稅+營業(yè)稅+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
166、銷售利潤=銷售收入——總生產成本費用——銷售稅金及附加(貸款還本付息的主要來源),企業(yè)銷售利潤除了繳納所得稅(33%)以外,還應從利潤中彌補以往虧損和提取盈余公積金、公益金后,才能作為償還借款的資金來源生產成本費用構成:(157—158)
167、按制造成本法計算總成本費用{產品制造成本[直接費用——直接計入成本(直接材料費、直接工資及福利費、其他直接支出)、制造費用——分攤計入成本(間接費用)]、期間費用——不計入成本(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銷售費用)}.